排卵期被称为避孕的“危害期”,故而准备怀孕的女性朋友,总是会选择在排卵期时间内过夫妻性生活,究竟排卵期内过夫妻生活受孕几率有多高呢?间流行探体温推测排卵期,说女性体温上升即值排卵之时,此时行房“命中率”极高,但有关说法有错误之处,因为女性排卵期间,子宫颈的分泌物会较黏稠,反而会阻碍精子走进卵子内,减低成孕机会。
他说,探体温不是错,但**方法还是在排卵期前行房,他笑说:“平日约会,男士要等女士,生育亦然,当然要精子等卵子。”
行房次数亦毋须过密,精子一般在进入女方体内首3日仍然生存,但72小时后活动能力便会大幅下降,若夫妇每星期有2至3次性行为,已可令女性子宫颈的黏液里经常有精子活动,成为“精子库”,精子会不时向上往子宫内游,成孕机会便大增,但关键是夫妇二人的生理正常,卵子及精子均属健康。
至于女性行房后实时活动是否会令精子流走?吴鸿裕说,阴道酸性高,停留在阴道的精子已坏死,有能力的精子会贴住子宫颈,并会游向女方子宫腔,不会掉下来,所以女性行房后活动也没有问题。
自然避孕的效果
排卵和受精的过程存在一些规律。一般健康女性会在每个月规律地排卵,一个月经周期为28天的女性,排卵日大致在月经来潮前的14天左右 ,卵子在排出可存活1~2天,而精子在进入女性阴道后大约可以存活3天。
根据这些规律,我们可以通过女性的生理周期大致确定出容易怀孕的“危险期”,其余的时间就是所谓的“安全期”了。在“理想状态”下,在安全期中进行性行为也不会使精子与卵子相遇,以此达到避孕的效果。
而安全期的原理听上去似乎挺靠谱,但实际上所谓的理想状态并不存在,所以计算起来却会面临很多困难。
我们经常会听到的安全期计算法是类似“前七后八”或者“前三后四”这样简单的估算,但它只是基于*近的一个月经周期进行计算的。
这样的算法要想准确,就要求女性的生理周期总要像时钟一样准点才行。而事实上,并不是所有女性都会规律地排卵,即使是规律排卵的女性,她们的生理周期也会受到环境、情绪、健康状况的影响而波动,实在难保完全准时。因此,这样的计算就会带来很大的误差。
为了减小这样的误差,也有一些相对更准确的安全期计算方法,例如奥吉诺公式。这种方法要记录*近6~12个月的月经周期,选出*长和*短的周期的数值作为重要参数来计算安全期。月经周期的定义是从月经来潮的**天到下一次月经来潮的前一天。
这样的方法虽然比起简单的估算要靠谱一点,因为看起来它用多段周期中的*长和*短值拉平了周期的波动。
但使用起来非常麻烦,而且即便是这样也无法逃开那些不确定性的影响,算准周期几乎是小概率事件。靠周期避孕,基本是拼运气,攒人品。
此外,其他一些因素也可能影响安全期的计算。安全期一般是根据女性自己观察到的月经周期来计算的,但实际上阴道出血并不一定是真正的月经,也可能排卵期出血等其他情况。如果把非月经的出血错当月经来计算,也会导致安全期计算不准。
重点:
安全期避孕不仅实施起来会遇到很多麻烦,*终的效果也并不理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在理想状态 下,安全期避孕的年失败率约为5%,可靠性不及避孕套及口服短效避孕药。
而实际上控制失败率在5%这样的理想状态也是很难达到的,如果使用了比较简略的计算方法,或是自身生理周期不规律,失败率就会大大增加,临床追踪年失败率可达到25%以上。
25%的失败率意味着100位成年妇女采用此方法避孕,1年时间内,会有25名妇女怀孕。名字里带着“安全”的字眼迷惑了很多人,其实风险非常大。
这样看来,与现有的可靠的避孕方法相比,低见效率几乎成为这类自然方法**的“副作用”,你能接受吗?
而女性体内的激素波动会受到环境、心情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卵巢并不会每次都在周期中的固定某一天排卵。
而另一方面,精子的活力也不容小窥,进入体内的精子还能存活3至5天,所以,即使知道何时排卵,也架不住精子“守株待兔”。总而言之,简单的推算根本无法准确判断出安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