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褥期感染系指产时及产褥期细菌侵袭生殖道而引起的炎症,亦称产褥热。
(1)原因
①产后机体抵抗力减弱,特别是产时过于疲劳、滞产、手术产、胎膜早破、胎盘或胎膜残留、产道损伤及营养不良等,为细菌感染创造了有利条件。
②由于消毒隔离制度不严或接产时无菌操作注意不够,或有过多的阴道操作等,致病菌可通过器械、敷料、手套等侵入产道。*常见的致病菌为大肠杆菌、厌氧性链球菌及肠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亦较常见。
(2)症状
①外阴感染。分娩时外阴裂伤或会阴切开后感染,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可见缝线孔流出脓液,有时自行裂开,引流通畅者,体温一般不超过38℃。
②阴道感染。滞产、多次阴道检查及手术创伤等,给正常存在于阴道内的细菌造成致病环境和条件。接产时不慎将纱布留阴道内,亦为感染源之一。症状多较外阴炎严重。
③子宫内膜炎、肌炎。由于细菌侵入胎盘剥离面,引起炎症,进而扩散至全部子宫内膜及肌层。一般在产后3~5天发病,表现为下腹疼痛,子宫复原缓慢,有压痛,恶露增多,可有臭味或呈脓性,体温>38℃,严重者可达40℃,并伴有寒战等全身症状。
④盆腔蜂窝组织炎。多自子宫内膜炎扩散而来。细菌通过淋巴管侵入盆腔蜂窝组织,少数可来自阴道穹窿或宫颈裂伤,多在产后3~5天发病,先有内膜炎症状及体征,然后出现寒战、高热、下腹剧痛,子宫复原不佳,子宫及两侧有压痛,附件组织增厚或形成肿块。
⑤腹膜炎。由以上炎症扩散而来,首先累及盆腔腹膜,充血肿胀,有渗出物,大网膜肠管与盆腔器官之间发生粘连,可形成局限性肿块,渗出物可积聚于子宫直肠陷窝,形成脓肿。症状多较重,除寒战,高热外,尚有腹胀、下腹剧痛,触诊有肌紧张、压痛或反跳痛等腹膜刺激
症状,炎症可扩散成弥漫性腹膜炎。
⑥血栓性静脉炎。多为厌氧菌感染所致,多见于子宫内膜炎之后。常累及子宫、卵巢及腹下静脉丛,引起寒战、高热、心率加快、呼吸急促及下腹剧痛。
⑦败血症。炎症进一步扩散,细菌或毒素可进入血循环造成败血症。全身症状更为严重,出现高热、恶寒、体温达40~C以上,并可有神志不清,谵语及昏迷等,严重的革兰阴性杆菌(主要为大肠杆菌)感染常并发中毒性休克,抢救不及时,将危及生命。
(3)预防
①妊娠期。加强孕期保健,做好产前检查,纠正贫血,治疗感染病灶,预防传染病。
②分娩期。工作人员必须加强责任心,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避免不必要的阴道检查及手术操作,减少产时失血及防止产道损伤,有损伤时须认真修复。
③产褥期。注意产褥期卫生,保持外阴清洁,防止会阴伤口感染。有难产、胎膜早破及产后出血等情况时,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