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的主要成份以脱落的子宫内膜为主,也包括部分不规则的破碎腺体、断裂的微小血管、坏死的间质组织(其间有明显的白细胞浸润和红细胞渗出)。月经量少是指月经来潮时经量较正常人为少。
月经过少的病因病理有虚有实,虚者多因素体虚弱,大病、久病、失血或饮食劳倦伤脾,或房劳伤肾,而使血海亏虚,经量减少;实者多由瘀血内停,或痰湿壅滞,经脉阻滞,血行不畅,经血减少。
月经量少临床分血虚、肾虚、血瘀和痰湿四型。
1.血虚 月经量少或点滴即净,色淡,头晕眼花,心悸无力,面色萎黄、下腹空坠。舌质淡,脉细。
2.肾虚 经少色淡,腰酸膝软,足跟痛,头晕耳鸣,尿频。舌淡,脉沉细无力。
3.血瘀 经少色紫,有小血块,小腹胀痛拒按,血块排出后痛减。舌紫暗,脉涩。
4.痰湿 月经量少,色淡红,质黏腻如痰,形体肥胖,胸闷呕恶,带多黏腻。舌胖,苔白腻,脉滑。
月经量少中医辨证治疗原则
1 、辨证立足 肾虚血亏
对于月经后期,月经量少,传统理论认为辨证当分虚实,虚有肾虚,血虚,阴虚,阳虚。实有寒凝,气阻,痰凝。长期的临床经验余认为月经后期,月经量少虽有虚实之分,但以虚为主,肾虚血亏,冲任不调是其主要病机。因为月经是通过肾-天癸-冲任-胞宫轴来调节的,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异常,都会导致月经失调,而肾精气充盈是月经产生并维持期量规律恒定的动力和物质基础,故肾在其中的作用尤为重要。临床所见,由于先天不足,禀赋素弱或多产房劳,多次刮宫损伤冲任,耗伤肾精,或素体血虚,久病气血亏虚,脾胃虚弱,气血化源不足,血海不按时满盈而致月经后期或月经过少是其常见病因。
2 、治疗调肾益精治其本
养血益气培其源。针对上述病机辨证,余依据“调肾乃调经之本”,“血是月经的物质基础”,“气是血脉运行的动力”拟订调肾益精,温润添经,养血益气为主的治疗方法,以调经基本方加减组方。诸药合用共奏理肾益精,益气养血之功。使肾精足气盛,气血冲盈,冲任得养,经血自能满盈,应时而下。组方紧紧围绕着肾虚和血亏,调肾以益精为主,养血不忘益气。同时用药注意温通和血活血,凉血之丹皮,赤芍,丹参等及阴柔滋腻,寒凉之品告之勿用,以免滞血碍血而影响气血流通。
3、 融会贯通,排卵还当祛痰除湿,活血通络
月经后期,月经量少,现代医学多认为与卵泡发育不良或无排卵有关,因此,促排卵是调经治疗的主要环节,治疗除以理肾益精,养血益气为基础方外,余认为还应根据患者体质因素加减用药,融会贯通,辨证使用通络之品以促排卵,若形体肥胖多痰,或多毛,当合化痰药加减以祛痰除湿通络;痰湿化热或外感湿热之邪,当适当加清热除湿通络之品;若素性抑郁易怒,则加疏肝通络之品;对于活血通络之品可用于月经中期或贯穿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