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医学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学的研究已经不仅仅局限于通过新的医疗技术和新型药物治好某种疾病,同时也开始考虑到治疗方式对人体的创伤,从而使得医疗方式朝着更为人性化的方向发展,于是微创技术越来越成熟,并受到患者的一致好评。
宫腔镜是一项新的、微创性妇科诊疗技术,可用于诊断、治疗和随访子宫腔内病变。宫腔镜不仅能确定病灶存在的部位、大小、外观和范围,且能对病灶表面的组织结构进行细致的观察,并在直视下取材或定位刮宫,大大提高了对宫腔内疾病诊断的准确性,更新、发展和弥补了传统诊疗方法的不足。
1978年,莱维斯等**报道应用泌尿科的前列腺电切镜切除子宫黏膜下肌瘤,从而改变了宫腔镜只能检查不能手术的传统观念,赋予了宫腔镜以新的面貌,标志着子宫内镜手术的开始。
1981年迪科米等应用电灼法破坏子宫内膜用于治疗药物治疗无效的异常子宫出血者而使患者免于切除子宫。同年,汉木等在接触性宫腔镜基础上装上一组放大镜片,放大20 ,60或150倍,可看到内膜腺体结构达80mm深。
1983年高斯报道使用激光汽化破坏子宫内膜,使之达到了足以防止再生的深度,治疗更有效、更有效、更安全。
1987年赫兹等开始使用可连续灌注的子宫内膜电切器,标示着子宫内膜切除术进入新的时代,同时促进了经宫颈子宫肌瘤切除术的开展,TCRE和TCRM术为久治不愈的功血患者和有生育要求的子宫黏膜下肌瘤的妇女开创了替代子宫切除的治疗新途径,保证了生活质量。
1989年FDA正式批准使用宫腔电切镜。
20世纪80年代末新技术的产生不仅使器械相继得到改进,而且大大推动了宫腔镜手术的开展和实施。采用持续灌注系统可有效地控制液体流速和宫腔压力,此项改进又带来了附加器械的问世,人们发明了不同的单极和双极电切,后者的应用可减少术中因液体吸收引起的低钠血症。同时,随着器械微型化和安全性能的增加,使某些宫腔镜手术可在门诊实施。
1992年专门用于妇科的手术宫腔镜问世,加之一些配套设施的完善和技术的进步,使宫腔镜手术实现了质的飞跃。在进行精巧手术的同时,**限度地减少了患者因手术而造成的各种损伤,与腹腔镜共同成为本世纪妇科手术界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
1997年,克拉瑟报道了应用双极汽化电切子宫内膜和黏膜下肌瘤的初步经验,较单极电切术更安全有效,但因价格昂贵从而限制了临床的扩大应用。
宫腔镜从诊断发展到手术,手术从简单(如内膜活检,JUD及异物的取出等)发展到复杂(如分解粘连、纵隔及黏膜下肌瘤切除等),手术方式亦由机械性操作(如剪刀、活检钳等)进而引入电能(如单极电切、电凝等)和激光用于切除较大的黏膜下肌瘤和部分肌壁间肌瘤、内膜切除术等,从而使宫腔镜手术进入临床实用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