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指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出现下腹部痉挛性疼痛,并有全身不适,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经妇科检查未发现盆腔器官有明显异常者,称原发性痛经,也称功能性痛经。继发性痛经则指生殖器官有明显病变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肿瘤等。
原发性痛经
原发性痛经常发生于有排卵月经因此在初潮后2年尚无症状或仅有轻度不适。严重的痉挛性疼痛多发生于初潮2年后的青年妇女。如一开始即出现规律性痛经或迟到26岁后发生痉挛性痛经均应考虑有其他异常情况存在。
痛经大多开始于月经来潮或在阴道出血前数小时常为痉挛性绞痛,历时2个小时左右。在剧烈腹痛发作后转为中等度阵发性疼痛,约持续半天至一天。经血外流通畅后逐渐消失亦偶有需卧床2-3d者。疼痛部位在下腹部,重者可放射至腰能部或股内前侧约有50%以上的人伴有胃肠道及心血管症状。如恶心、腹泻头晕、头痛及疲乏感。偶有晕厥或虚脱妇科双合诊或肛诊阴性,可得出原发性痛经的诊断。
继发性痛经
根据病史妇科检查及必要的辅助诊断方法明确痛经是由何种妇科疾病引起。
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
痛经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症状卵巢、子宫骰骨韧带、子宫直肠窝盆腔腹膜等处异位的内膜组织在月经周期中同样受卵巢激素的影响而有周期性变化。随着雌、孕激素水平的下降异位的内膜发生退变和出血,积血刺激周围组织的神经末梢引起疼痛。反复局部出血导致病灶发展和周围组织纤维化**形成结节或包块,痛经亦随之加重。此症多见于30-40岁的妇女痛经呈进行性加重。痛经从经前l-2d开始,月经**天*严重以后逐渐减轻,持续至月经干净为止。疼痛多位于下腹部可放射到臀部、腰能部、大腿内侧及直肠肛门附近。盆腔病变严重时,还可因盆腔出血出现经常性的下腹及腰能部胀痛位于子宫直肠窝、子宫骰骨韧带或阴道直肠隔的病灶除可引起剧烈痛经外,还可引起性交痛约有20%-66%的患者有原发性或继发性不孕。
在宫颈后上方或子宫骰骨韧带处价及一个或数个质硬有触痛的结节是典型的体征。经期结节增大,触痛更明显子宫多后倾、固定。病变累及卵巢者可形成巧克力囊肿,在子宫的一侧或双侧可触及与子宫粘连而固定的囊性包块,囊壁厚有压痛必要时做腹腔镜检查可确定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