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有内分泌系统,分泌各种激素和神经系统一起调节人体的代谢和生理功能。正常情况下各种激素是保持平衡的,如因某种原因使这种平衡打破了(某种激素过多或过少)这就造成内分泌失调,会引起相应的临床表现。男性和女性都可能出现内分泌失调。
我们常常说到的女性内分泌紊乱,一般会出现如下症状:
1、肌肤恶化:肌肤上突然出现了很多黄斑、面色发暗、色斑,抹了不少的化妆品也无济于事,其实这不只是单单的皮肤问题,这些色斑也是内分泌不稳定时再受到外界因素不良刺激引起的。
2、脾气急躁:更年期女性经常会出现一些脾气急躁、情绪变化较大的情况,出现出汗、脾气变坏等,这可能是女性内分泌功能出现紊乱导致的。
3、妇科疾病:妇科内分泌疾病很常见,子宫内膜异位症、月经量不规律、痛经、月经不调等都是妇科内分泌的疾病,还有一些乳腺疾病也和内分泌失调有关,有些面部色斑也是由于内分泌失调引起的。
4、肥胖:“喝凉水都长肉”,很多人经常发出这样的感慨。据内分泌科医生介绍,这可能和本人的内分泌失调有关系,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不注意膳食平衡等饮食习惯也会对内分泌产生影响。
5、不孕:有的女性婚后多年,性生活正常,却怀孕无望。去医院检查,医生告之,先调内分泌。究其原因,是内分泌失调,使得大脑皮层对内分泌的调节不灵,导致某些与怀孕密切相关的激素正常的分泌紊乱,影响怀孕;或是子宫内膜受损,对女性激素的反应不灵敏,反射性地影响内分泌的调节,降低了受孕成功的机会。
6、乳房疾病:乳房胀痛、乳腺增生,其主要原因就是内分泌失调。乳房更重要的作用则是通过雌激素的分泌促进其生长发育,所以一旦内分泌失衡,紊乱,便容易形成乳腺增生及乳腺癌。
7、体毛过多:不论男女,体内的内分泌系统都会同时产生与释放雄性激素与雌性激素,差别在于男生的雄性素较多,女性的雄性素较少,这样才会产生各自的特征。但当体内的内分泌失调时,女性雄性激素分泌过多,就可能会有多毛的症状。
8、白发、早衰:白发早衰也可能是个内分泌问题。另外,内分泌失调,尤其是性激素分泌减少,是导致人体衰老的重要原因。
9、耳鸣:更年期妇女经常抱怨自己有耳鸣,但听力检查正常。除耳鸣外,她们还会出现一些无法解释的症状,如用手触摸耳郭或用手轻叩头皮时,也会出现耳鸣。
下面这七种方法可治疗内分泌失调:
一、保证睡眠质量:
临床研究发现,成年人每天睡眠的时间若低于4个小时,其新陈代谢系统的功能就会出现严重的障碍,从而引起内分泌失调。因此,成年人应保证每天有8个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
另外,要提高睡眠的质量,睡眠不好的人可以在睡觉之前的2~3个小时内进行20分钟左右的低强度锻炼,也可以在睡觉前喝一杯热牛奶。这些做法都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二、要经常洗热水澡:
洗热水澡是维持人体内分泌平衡的好方法之一。这是因为洗热水澡可以使人的血管先剧烈地收缩,然后慢慢地舒张。这不但能增强人的心血管功能,还有利于促进血液中毒素的排出。
人们可先在装有热水的浴缸中泡3分钟,然后出来休息5分钟,之后再进入浴缸泡3分钟……可如此反复出入浴缸三次。这样做对调节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很有效果。那些不适合经常洗热水澡的人(如心脏病患者)可以用热水泡脚,这样也能起到调节内分泌功能的作用。
三、要多按摩前胸、脊柱和腋下:
前胸是胸腺所在的部位;脊柱是人的神经中枢;腋下是人体血管、神经和淋巴结聚集的地方。人们若能经常按摩这三个部位,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保持淋巴液与血液的畅通,促进体内废物和毒素的排出,起到调节内分泌功能的作用。
四、可定期献血:
很多人认为献血有害身体健康,因此不愿意去献血。这种观点是不科学的。临床研究发现,一个健康的成年人若定期献血,能增强骨髓的造血功能,降低血液的黏稠度,促进体内毒素的排出,可起到调节内分泌功能的作用。因此,成年人只要身体健康,符合献血条件,就应定期去献血。
五、要少吃快餐等高脂肪食品:
现在,快餐食品正在成为大多数上班族的优选食物。然而专家告诉我们,快餐食品不可多吃,否则会导致内分泌失调。这是因为快餐食品中的饱和脂肪含量极高。这些饱和脂肪进入人体后,会刺激人体激素的过度分泌,从而引发内分泌失调。
另外,有些快餐食品中还含有大量的人工激素,人一旦摄入过量的人工激素,也会出现内分泌失调。
六、要多进行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可以大量消耗人体内的脂肪,提高人体的代谢能力。另外,运动还能促进胃肠道的蠕动,减少毒素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这些都能对人的内分泌系统起到调节作用。
因此,专家建议:成年人每周至少要进行3次30分钟的有氧运动(能出汗是有氧运动的基本要求),运动强度应以每次运动后心跳达到每分钟跳130次左右为宜。
七、可适当地多吃一些黄豆或豆制品:
黄豆和豆制品具有维持女性体内雌激素平衡的作用。因此,患有内分泌失调的女性可适当地多吃一些黄豆或豆制品。
需要注意的是,人们无论采用上述哪一种或哪几种方法来治疗内分泌失调,都应长期坚持,否则起不到调节内分泌失调的作用。
患者应及时就医,可使用中西药物调理。